过往,总是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或埋着难掩悲伤的苦难,或藏着不甘压迫的奋斗。而过往的历史,也会使人在历经风雨洗礼后,勇敢,自立,向前。
秋天,泛着金黄,弥散着成熟与丰收的喜悦。从山南市区出发,沿着雅鲁藏布江北岸的结巴乡行驶约20公里,记者走进了这处连田阡陌的村落,走进了传承着“穷棒子”精神的桑嘎村,走进了“朗生”互助组历史陈列馆,走近了“朗生”互助组的过去与现在。
“朗生”藏语意为“家里养的”,指农奴。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更没有丝毫的人身权利,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牲畜”,他们生活在牛棚里,日复一日地劳作。民主改革前,桑嘎村有11户“朗生”就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之中,倍受庄园主的剥削和压迫,困苦不堪,没有一点人身自由。
民主改革后,庄园主被打倒,农奴翻身得解放。民主改革后的第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桑嘎村村民决定根据自愿原则结成互助组。
当时条件稍好些的人相继组建了互助组,而耕作经验和生产工具都十分欠缺的“朗生”,没有人愿意跟他们组队。但是他们从未想过自暴自弃,而是在村民次仁拉姆的带领下,11户“朗生”自己组合起来,成立了被村民嘲笑为“穷棒子”的第一“朗生”互助组。
次仁拉姆,藏语意为“长寿仙女”。1926年出生在西藏山南隆子县桑昂区的一个破牛棚里的她,在阿妈背上和牛棚里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
悲惨的生活从小就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造就了她那种不屈服的精神。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风袭来,对于桑嘎村的“朗生”来说,摆脱压迫、成立互助组、农奴翻身得解放,吹响了解放、奋进的号角。曾经的苦难是不堪回首的过往,令“朗生”心生绝望,而今,他们坚定了义无反顾、自强不息、走向幸福的信心。“只要腿是自己的,我们就能走向幸福。”次仁拉姆的话,给了和她一样的“朗生”无尽的鼓励与无限的希望。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党的感恩之心,使“长寿仙女”带领“朗生”互助组一步一步走向幸福。次仁拉姆曾被中共西藏工委誉为“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她的故事也被广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从黑暗走向光明,离不开毛主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也离不开像次仁拉姆这样勇于奋斗的翻身农奴。
第一“朗生”互助组成立之初,仅有3头耕牛、2个旧犁铧、3个旧木犁架,是全村生产资料最少的互助组。然而,就是这样一群“穷棒子”,靠着不服输的劲头,团结一致搞生产,打出了比其他互助组更多的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还有余粮卖钱,换来更多的种子、牲畜和农具。
第一“朗生”互助组说的“第一”,本意为“第一个”由“朗生”组成的互助组,但他们用吃苦耐劳的辛勤付出赋予了“第一”更多含义。这成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等靠要得来的,而是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不懂的农活,就跑到其他组的田里去看、去学,所有组员团结奋斗一起干出来的!“朗生”互助组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时任中共西藏工委书记的张经武这样评价:“他们为‘朗生’的真正解放树立了榜样,指明了道路,反映了贫苦农民人穷志不穷、‘硬骨头’的英雄气概和发奋图强、自力更生的雄心壮志。”
在桑嘎村村道西侧,为纪念“朗生”互助组而专门建立的陈列馆分外醒目。陈列馆内展出的各类图片和实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学习“穷棒子”精神。结巴乡驻桑嘎村工作队干部、陈列馆解说员卓玛次仁说:“‘穷棒子’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改变命运,我们必须把这种精神继承发扬好。”
走出第一“朗生”互助组陈列馆,一幢幢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映入眼帘,走进农户家,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再也不是没有生产资料,住牛棚里的“朗生”,他们过上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
对于第一“朗生”互助组而言,贫穷、压迫是最不堪回首的记忆,而解放、奋斗是最义无反顾的人民选择。
历史巨变,翻天覆地。第一“朗生”互助组新旧两重天的巨大变化,使后代不忘历史感恩党和政府;第一“朗生”互助组的精神,成为后代前进路上的明灯。如今,第一“朗生”互助组的故事一代代延续下去,后辈们像父辈们一样勇敢选择,坚定不移,不断奋斗,走向越来越美好的未来。
阳光洒落在农田上,沉甸甸的油菜焕发出金黄色的光泽。桑嘎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家每户都出人出力,一同收割油菜。除了收割机的声音,仿佛还听到了田间传来一段段悦耳的歌声,唱着这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