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皇冠娱乐 > 统战人士 >

十一世班禅:答好时代命题 找准角色定位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皇冠娱乐

发布时间: 2022-02-13 14:53:48来源: 微言宗教
打印
t
t-

  答好时代命题 找准角色定位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在喜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透过文明发展的规律,把握中国命运的船舵,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华文化特点,系统阐述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刻阐明宗教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系,指明了宗教服务祖国、顺应时代的健康传承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藏传佛教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发扬“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优良传统,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深入开展“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倡导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弘扬爱国精神,讲大局、讲法治、讲科学、讲爱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深化了对“有国才有家、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理解认知,增强了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自觉,增进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藏传佛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程中应运而生,在西藏文化同中原文化互动融合中演变升华。可以说,一部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就是一部西藏地方和祖国的关系史。早在远古时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就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产生了语言、文化、血缘和信仰上的密切联系。孙中山先生曾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中华民族是家园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命运共同体,藏族和包括藏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家庭成员和整个大家庭的关系,血脉相连、永不割舍。藏传佛教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具体体现,又是藏传佛教界服务国家统一、人民福祉,展现责任担当的重要着力点。回顾历史,历代先辈高僧大德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过不朽的功勋,萨迦班智达、八思八国师、宗喀巴大师等堪为杰出楷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帝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都受到藏传佛教爱国人士和广大各族同胞的誓死抗争,表现出僧俗群众热爱祖国、保护家园的爱国精神。放眼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藏传佛教为捍卫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所要付出的努力,仍然任重道远。

  不容回避的是,一定历史时期以来藏传佛教受到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污染”,被扭曲异化成奴役百姓的工具。广大农奴在“迷信化”“来世化”的误导下,不明不白地接受剥削,糊里糊涂地承受摧残,身心陷入囹圄,暗无天日、苦不堪言。旧社会广为流传的藏族民谣“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做乞讨”就是真实写照。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藏族人民终于明白了苦难的源头,走出了苦难的尽头,开始幸福地感受温暖的阳光。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金珠玛米”的彻底解放下,百万农奴从此翻身做主人。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与此同时,藏传佛教从政教合一的制度中分离出来,得到正本清源,逐步实现从剥削压迫到慈悲平等、从奴役工具到奉献社会、从精神鸦片到清凉智慧、从百姓枷锁到服务人民的深刻转变,更好回归到佛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初心本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早已成为西藏各族儿女的共同心声。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启示当代藏传佛教界:只有把佛教事业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放到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中来思考,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不动摇、坚定不移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朝着更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方向前进,才能健康传承,才有光明前景。

  法不应机则无生命。一个宗教的兴衰,内因起主要作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群众需求如同阳光雨露和土壤一样,如果“种子”腐烂,就不可能结出果实。佛教传承两千五百余年,穿越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兴盛衰落都与自身能否主动适应时代,勇于自我革新息息相关。宗喀巴大师高树戒律法幢,教风为之一新,藏传佛教得以弘传,这就是藏传佛教与时代相呼应的最好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哲蚌寺视察时指出: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这是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维护好藏传佛教正信正行本来面貌,积极探索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发展模式,顺应国家发展和民心所向,是新时代藏传佛教必备的自省自觉。找准角色定位,是当代藏传佛教界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找不到会走死路,找不好会走偏路,最终将被历史无情淘汰。藏传佛教坚持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就像车辆行驶在道路上,是“车找路”而不是“路找车”。在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寺庙不但是一个信仰学修的场所,而且掺杂了复杂的社会功能,甚至宗教自身还沦为了剥削工具。如今,寺庙更加清净、僧尼更加纯粹,寺庙回归到了单纯学修佛法的功能。此外,国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公民在完成国民基础教育后,客观上也有助于僧尼在更广阔、更成熟的视野中追求信仰、守持戒律。同时各级党和政府把广大僧尼当作公民、当作朋友、当作亲人,给予温暖照顾,关心生活困难,推出一系列利寺惠僧政策,文物修缮、僧舍建设、养老就医等实际困难得到极大解决,即使偏远寺院大部分也保障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等硬件设施。各族群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得到保护。部分寺庙也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阵地,新时代藏传佛教正承担着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民族和睦团结及国家安全统一的时代责任。

  新时代藏传佛教只有适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顺应时代和文明的呼唤,才能有健康发展的美好未来。当代藏传佛教要在中华文化沃土上生长,要在党和人民厚望下前进,要同时代发展相结合,要在祖国强盛中弘扬,就应该以更广阔、更宏观的视野看待和思考自身的使命责任,努力发挥正向能量,找准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角色定位:做祖国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利益的服务员,做祖国立场的拥护者和人民立场的守卫人。从西藏民主改革以后藏传佛教回归本真的发展历程看,藏传佛教中国化是紧跟时代、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未来的必要条件。

  爱教者必爱国,爱民者必爱党。藏传佛教界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政治上的选择,也是信仰上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各族人民,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世界和平,是至善之行,也正是佛教2500多年来所想所盼的价值追求,定当为真正佛教徒们所仰慕、所践行。中国共产党在短短一百年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4亿中国人民共享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佛教角度来讲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因果体现。反过来讲,一个不拥护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的中国佛教徒,就会背离人民群众,脱离度众机缘,失去信仰上的实践。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藏传佛教在历史上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一统建立做出过杰出贡献,然而,近代以来也出现过“害群之马”。藏传佛教界要保持绝对清醒,充分发挥在反分裂斗争中的特殊作用,正如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和《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中提出的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的戒条。努力引导僧尼和信众深刻认识国家富强与宗教和顺的因果关系、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的必然联系,要勇于主动发声,同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坚决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坚定站在祖国和人民的立场。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认识宗教、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九个必须”,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条标准”和“五个有利于”的要求,牢牢把握爱国进步和分裂倒退的斗争这一藏传佛教领域的主要矛盾,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应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教”“从严治教”的理念。十世班禅大师常讲到“爱国要守法,爱教要守戒”,早在1959年6月主动提出“宪法进寺庙,对寺庙进行民主管理”,促进了藏传佛教从“以教治教”向“依法治教”转变。当代藏传佛教界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宣传“要做好僧尼,先做好公民”,主张“教民首先是公民,自觉尽好公民义务是基本要求”,引导僧尼树牢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强化国法大于教规、公民先于教民的思想共识,自觉尊崇宪法、敬畏法律,主动落实《宗教事务条例》《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等法规,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碰“红线”、不出“底线”,做新时代遵规守法的好公民。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寺庙僧尼和信教群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藏传佛教。“诸法因缘生”,藏传佛教起之于、兴之于“人间因缘”,需要关怀人间、深入人间、奉献人间。藏传佛教界人士不能把群众的信仰当作号令资源,而要以服务者的心态融入新时代发展。藏传佛教可以服务群众生活,但不能干涉群众生活;可以参与社会生产,但不能干扰社会生产;不能把本应教职人员遵守的清规戒律移植到群众头上。衡量藏传佛教发展水平,不是要看信众数量增加了多少,而是要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多大贡献,坚决防范“功利化”“商业化”,努力减轻信教群众的宗教负担。没有好的今生哪有好的来世,要鼓励信众过好今生生活,引导正信正行、拒绝迷信盲从,倡导移风易俗、反对极端崇拜,树立文明生活新风尚,让信众将更多时间精力和财物用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做出藏传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没有国家的繁荣强盛、社会的安定和谐,人民的幸福就没有保障,宗教的和顺更没有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中国五大宗教应当共同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各自独特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团体自身建设、教义阐释和价值塑造中,努力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掌舵下破浪前行,中华儿女同乘一艘巨轮,只有齐心摇橹才能驶向更加美好的彼岸。藏传佛教界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心中有国、心中爱民,共同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2年01期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

网站地图